道德与法治评析题常见知识点

评析题常见知识点

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1. 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2. 怎样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①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因此,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个人与集体关系

1、集体力量和个人力量的关系

(1)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2)集体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个人力量无法完成的事情。①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3)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①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②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③集体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③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

①个人与集体不可分割,个人离不开集体,一个完整健康的个体是无法离开集体生活、发展的,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基础,良好的集体有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

②集体也不能缺少个人努力,集体建设需要每个成员贡献智慧和力量;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要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为集体作贡献。

4、在集体建设中承担责任的做法

①积极分担集体事务,积极参与,做集体的主人。②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③悉心呵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④在集体生活中,勇于担责,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⑤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四、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2、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因此有人就认为:宪法是其他法律相加的总和。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此观点是错误的,是没正确认识宪法地位和宪法与其他法律关系的表现。

①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且不得违反宪法原则。

③我们要树立尊重宪法权威的意识,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宣传宪法,认同宪法;正确认识宪法地位,自觉尊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五、厉行法治与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各主体指:国家、社会、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公民)

1、厉行法治与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1)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3)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4)公民: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2、常见评析题观点:认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就能建成法治中国”。

六、自由与法治的关系(2020,21)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七、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①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022,21)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八、德治与法治的关系(2021,21)

①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②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对法治文化有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④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九、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与法治的关系

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②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每个人都应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自由地追求幸福的人生。法律保护合法行为,惩治违法行为,使正义的阳光洒满人间。③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

十、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十一、科技发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①科技发展为法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②法治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十二、社会实践与创造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十三、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1.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3.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①都是违法行为,都违反国家的法律规范。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③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而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4.怎样预防违法犯罪?(启示)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可用作评析题结论)

0%